新闻资讯
新材料和新技术的发展,不仅推动了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也为解决人类面临的能源、环境、健康等重大问题提供了新的可能。

会“发光”的侦探:DNA功能化UCNPs,用光点亮健康线索

发布时间:2025-05-15       来源:中新康明


在疾病早筛这件事上,速度和准确率真的太重要了。特别是像癌症、心血管病这种,等症状明显了再发现,常常就晚了。而今天我们要介绍的这位“新朋友”——DNA功能化上转换纳米粒子(UCNPs),正在用自己的方式,让miRNA这种“沉默但关键”的生物信号变得可感可查。

它是个啥?能把红外光“变魔术”

UCNPs听起来有点拗口,其实可以简单理解为:一种能把红外光“转换”成可见光的小粒子,像极了会魔法的小灯泡。这种本领让它在生物检测里特别吃香——低背景干扰、发光稳定,而且对细胞很友好。

不过,光会发光还不够,想检测miRNA这种超级微量的标志物,它得变聪明——能识别目标、能快速响应。所以科学家就给它“穿”上了一层DNA的“外衣”。

怎么穿“衣服”?科学家有妙招

让UCNPs和DNA结合,不能直接“硬贴”,它俩天生不怎么合得来。于是,研究人员找来了一个“润滑剂”——叫PSS的聚合物,把UCNPs打扮得更容易和DNA亲近。再加上一点点化学连接技巧,带有识别能力的DNA链就牢牢贴在了UCNPs身上。


简单来说,就是给会发光的小粒子安上了一对“识别眼”,这下它就不仅能亮,还能看懂miRNA的“存在感”。

检测miRNA,简单到有点不科学

说到miRNA,它在疾病早期诊断中非常关键。比如miR20a,它和一些癌症、心血管疾病的发生有关。但由于它浓度极低,以前想检测它,不仅步骤繁琐,还容易出错。


这时候,DNA功能化UCNPs就派上大用场了。研究人员用一种叫FRET(荧光共振能量转移)的方式,让UCNPs“当灯泡”,Cy3染料“当开关”,一旦目标miRNA出现,这套“发光组合”就亮起来了。而整个过程就像把钥匙插进锁里,只要对上了,就会发光提示。


更酷的是,这种方法不需要洗涤、不用复杂设备,也不耗费太多时间——30分钟内搞定检测,真正做到了“快、准、稳”。


在这方面,我们中新康明可以提供高质量的UCNPs类产品,凭借多年在上转换纳米颗粒领域的制备经验,我们能够为客户定制并大批量生产此类材料,确保其在生物传感、成像等多领域的应用需求。我们的优势不仅在于产品质量,更体现在灵活的定制服务和大规模生产能力。

这东西以后能干嘛?

别看现在它还主要在实验室里“锻炼”,但DNA功能化UCNPs这个小家伙,未来很可能会成为家庭检测盒、便携医疗设备里的标配。尤其是在癌症早筛、个体化治疗这些方向,谁先发现miRNA,谁就掌握先机。

而它的简单、稳定、不挑环境的特性,注定它不止适合科研,更适合真正“落地”到生活中。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