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记得小时候打针时的疼痛和恐惧吗?如果有一种“无痛贴”能将药物悄无声息地送进体内,还能持续作用几天、几周,岂不是人人都想试试?这正是PLA(聚乳酸)和PLGA(聚乳-羟基乙酸共聚物)微针的魅力所在:它们是可降解的高分子材料,安全好兼容,能在皮肤里留下“小仓库”,实现长效释放。
相比一次性口服或注射,微针贴可以每日服用蘸贴,一试到底。贴上后,大约几秒到几分钟,微针尖会嵌入表皮或真皮层,然后像小电池一样,在日子里缓缓释放药物。
在一些示范实验中,研究者用PLGA微针向小鼠体内递送激素类物质。拿避孕激素左炔诺孕酮为例,实验中设计了嵌入皮下、慢慢溶解的微针结构,去除贴片后微针留在皮肤,持续释放数周乃至三个月。
PLGA的好处在于它的降解速度可以“定制”:通过控制乳酸与乙酸的比例、分子量高低,选择适合的版本,能让药物释放周期从几天到几个月都有可能。药物刚释放时可能有小波动,但大多时间里浓度稳定,在长期治疗、高依从性需求的慢病人群中,效果显著。
目前,中新康明可提供PLA/PLGA微针的定制服务,包括多种药物负载设计,从溶解型、固体型到空心型结构均可实现,支持实验室研发到中试放大的全流程协作。
PLGA微针不仅限于激素。团队们还尝试用它递送小分子药物,比如抗炎剂甲氨蝶呤(MTX),结果显示,局部给药比口服或传统注射更高效,且炎症缓解更快;还有像蛋白质、抗体等大分子,传统通过血管不可行,但嵌入皮肤的PLGA微针就能让它们慢慢渗透体内。
这种方式尤其适合月度或季度给药场景:慢性疾病如糖尿病、风湿性关节炎、多发性硬化症甚至疫苗接种,都可能从这里受益。
在这个方向上,中新康明不仅具备药物包裹和抗体偶联等微针功能化能力,还能协助客户开发针对特定适应症的微针组合系统,例如载药量精控设计、多通道释放结构等,助力多种药物类型实现长效释放策略。
有人会问,为什么不直接做微丸、微球注射系统?因为微针更柔性、更安全。微丸需要打针后一段时间仍留在体内,而且一旦注射部位感染,处理不易。微针则是一次性的,贴的时候像贴创可贴,扎时几秒钟,扎完直接拿掉,留下一点小架子。PLGA微针溶解后,会被体内酶慢慢分解,最终变成乳酸和乙酸,人体能自然吸收代谢。
中新康明目前也在开展基于PLA/PLGA微针的药物修饰技术开发,例如通过亲水性表面修饰增强溶出速率,或在微针结构中引入pH响应基团,实现更精细的控释机制,为客户提供个性化药物释放解决方案。
PLA/PLGA微针作为“长效控释主角”,既是技术创新,也是临床福音。从激素到蛋白药,从周给药到月给药,它让“药物贴”不仅仅是一种想象。微针是传递方式上的革命,也是在对患者更贴近的医疗体验上的突破。
中新康明能够将微针系统从实验室开发迅速推向生产线,并提供从制剂设计、模具开发到批次评估的全链条服务,真正打通从“实验室”到“临床应用”的最后一公里。
未来五年内,我们可以期待更多PLGA微针产品落地:激素、抗癌小分子、抗风湿药,甚至基因/疫苗领域,都有潜力。那时候,“一贴搞定一个月”的治疗,会不会真的成标配呢?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