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曾被针管吓到过,那你一定想象不到,有一种“针”,不仅无痛,还能把药物稳稳送进身体,甚至连“扎一下”都感受不到。这种“黑科技”叫做微针。而今天的主角——聚乳酸(PLA)微针,更是在小分子药物的经皮递送上玩出了花。
传统给药的烦恼,PLA微针来解决
咱们先说点“扎心”的:打针疼、吃药副作用大、药效来得慢……这些问题大家都有体会吧?尤其是小分子药物,虽然效果好、作用快,但通过口服进入人体后,会先经过胃肠道、再绕道肝脏,才勉强进入血液。这一路走下来,药效打折不说,副作用还不少。
这时候,经皮给药就成了香饽饽。什么是经皮?就是让药物直接穿过皮肤,跳过胃肠和肝脏这两关。但别以为说得简单,人体的“防火墙”——角质层可不是好打破的。
PLA微针的出现,正好填补了这个技术空缺。
什么是PLA微针?不扎人的“神针”
PLA,全名叫聚乳酸,是一种生物可降解材料,来源广泛,用完还能在体内自然分解,不留残渣,非常环保也很安全。把它做成微米级的小针阵列,贴在皮肤上,轻轻一按,就能“刺”破角质层,却不会碰到神经和血管,所以基本无痛。
目前已有技术成熟的材料企业可提供高精度定制服务,比如中新康明就能针对不同应用场景,制备结构稳定、成型率高的PLA微针产品,满足多样化研发需求。
最神奇的是,这些小小的PLA微针还能作为药物“快递员”,把小分子药物带到皮下,然后慢慢释放,像给身体开了个“定时送达”的服务。
小分子药物 + 微针 = 药效直达
小分子药物通常结构简单、分子量小,透皮能力较强,但单靠皮肤自身的通透性,药物根本“挤”不进去。PLA微针就像开了一扇门,让这些药物轻松进入真皮层,直接和目标细胞说话。
比如一些止痛药、抗炎药,甚至是激素类药物——传统口服容易刺激胃,注射又麻烦;现在只要做成微针贴片,贴在皮肤上,不用打针,不用吞药,药效却稳稳当当地发挥。这对怕针头、长期服药的病人来说,简直就是福音。
在实际研发中,PLA微针的应用也不止于载药传递本身。比如中新康明可提供药物修饰服务,帮助小分子药物进行表面功能化或亲水化改造,以提升其在PLA微针上的稳定性与传输效率。
好用又聪明的微针贴,为药物研发开新路
PLA微针不仅能传送药物,还可以设计成“速效型”或“控释型”。什么意思?就是你可以让它一下子释放完,也可以让它像定时炸弹一样,一点点地释放药效。
这样的技术让药物研发拥有了更多选择,比如:
长效止痛,不用频繁服药;
持续给药的降压、降糖方案;
在皮肤病治疗中,实现局部精准投放。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基础微针制造,目前如中新康明也能为科研和药企团队提供药物包裹设计(如油相包载、双层载药、微囊复合等),以及抗体偶联工艺服务,用于将蛋白类药物或靶向分子稳定地接枝到微针表面,进一步拓展其功能边界。
未来感十足,却已悄悄走进现实
别以为这些还停留在实验室。目前已经有一些基于PLA微针的产品进入临床阶段,一些创新型药企甚至将其作为特色剂型来开发新一代贴片药。无痛、可控、好用,PLA微针正在逐渐改变我们与药物的“相处方式”。
为了帮助这些新药管线更快进入中试阶段,中新康明还配备了中试放大及批量生产能力,可针对不同项目需求提供从实验室小试到公斤级产品的定制生产服务,真正打通“从研发到应用”的最后一公里。
未来,或许我们用的不是药片,也不是注射器,而是一片看似普通却能精准“下药”的PLA微针贴。这个小小的改变,可能会带来整个用药体验的大革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