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新材料和新技术的发展,不仅推动了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也为解决人类面临的能源、环境、健康等重大问题提供了新的可能。

聚乙烯亚胺新势力:解锁基因药物递送的“超级快递员”

发布时间:2025-07-02       来源:中新康明


在药物递送这个越来越“卷”的领域里,各种新材料层出不穷——有的主打“聪明”,可以识别肿瘤;有的走“隐形”路线,能躲避免疫系统;还有的自带“导航系统”,能精准送达。今天我们要聊的主角,叫做聚乙烯亚胺(PEI),看起来不起眼,却在精准递送这场“内卷”比赛中,走出了一条很实用的路线。

什么是聚乙烯亚胺?它有啥“本事”?

聚乙烯亚胺(PEI)是一种富含氨基的高分子,带有强烈正电荷,因而在药物递送中大显身手。它能牢牢抓住带负电的基因药物,如siRNA、mRNA,防止其在体内被降解。同时,PEI还具备“内吞促进”能力,能帮助药物穿越细胞膜,顺利进入细胞内部,实现有效递送。简而言之,PEI既能抓药、护药,又能精准“送药到家”。

聚乙烯亚胺在基因药物递送中的高光时刻

PEI在基因递送领域真正一战成名。传统基因药物如DNA疫苗、siRNA脆弱难进细胞,而PEI则是它们的“超级快递员”。在肿瘤治疗中,PEI将siRNA包裹成纳米颗粒,注入体内后能精准沉积肿瘤,抑制癌细胞基因表达,使癌细胞“熄火”甚至“自毁”。此外,PEI结构可通过调节分子量、支链或修饰PEG、靶向肽等进行“魔改”,优化递送路径和效率,满足不同病症需求。

在这方面,不少企业也在积极布局。中新康明具备聚乙烯亚胺及其衍生材料的定制合成与大规模制备能力,可根据不同的应用需求调控分子结构与功能基团,并支持从药物修饰、药物包裹到抗体偶联等多种递送方案开发。我们还提供从研发到中试放大的一体化服务,能够实现克级到公斤级的批量稳定供应,助力科研成果更高效转化。

不只是基因药物,常规药物也能“坐上顺风车”

有人可能会问:“那只有基因类药物才能用PEI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事实上,聚乙烯亚胺在小分子药物、蛋白质、多肽等递送中也能派上用场。

比如,有些药物本身溶解性不好,或者在体内稳定性差,不容易达到预期效果。这时候,PEI就可以和药物一起做成“纳米囊”或“纳米凝胶”,提升溶解性、延长释放时间,还能增加药物在靶器官的富集程度。

更有意思的是,有研究把PEI做成响应性递送系统——比如肿瘤微环境酸性,系统会自动释放药物;又或者在有特定酶存在时触发释放,这种“聪明包裹法”让药物真正做到“该放就放,不该放不放”。

中新康明在这方面也有丰富的实践经验,我们注重材料在不同递送体系中的具体表现,能够为合作方提供包括材料筛选、结构优化及配方开发在内的整体解决方案,真正把“好材料”变成“好应用”。

PEI也有“脾气”,但我们会“哄”

说了这么多优点,PEI也并不是完美的“万能选手”。它最大的争议在于细胞毒性——用得多了、浓度高了,有时候会对细胞造成一定伤害。但这几年,科研人员已经找到了不少“哄”它的办法。

比如可以通过结构修饰减小其阳离子密度,或者给它“披个外衣”——比如PEG包裹、脂质修饰等,让它既保留“送药本领”,又不那么“脾气暴躁”。目前,许多这种改性PEI已经在动物实验中表现出更优的生物相容性,也有望进一步推进到临床阶段。

写在最后:一个实用型选手的价值

在这个材料百花齐放的时代,有些材料靠“智能”,有些靠“靶向”,而聚乙烯亚胺更多的是靠“稳定”和“实用”。它可能不是最前沿、最酷炫的那一个,但它用实际表现证明了自己是值得信赖的“老将”。

在未来药物递送尤其是基因治疗、肿瘤治疗等个性化医疗领域中,PEI很可能会持续扮演一个“隐形功臣”的角色——不喧哗、不张扬,但一直都在。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