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新材料和新技术的发展,不仅推动了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也为解决人类面临的能源、环境、健康等重大问题提供了新的可能。

COFs新玩法 让海水变淡水不再难

发布时间:2025-03-31       来源:中新康明


在全球面临能源与水资源危机的今天,开发高效、可持续的太阳能转化技术成为解决这一问题的重要方向。近期,南京林业大学的田丹教授与南开大学的卜显和院士、李柏延研究员携手合作,提出了一种全新的人工太阳能转换器,这一转换器不仅能够在自然光下高效地进行海水淡化,还能生产过氧化氢,展示了太阳能在解决水资源和能源问题上的巨大潜力。

光热与光催化协同系统的独特之处

太阳能的高效利用一直是能源领域的重要课题。传统的光热和光催化系统虽然都能利用太阳能进行能源转化,但各自存在局限性。光热系统主要利用太阳的热能驱动水蒸发,但无法直接参与化学反应;而光催化系统则依赖紫外光等高能光波,主要用于催化化学反应,特别是水分解等过程。然而,这两者的局限性在于:光热系统无法充分利用紫外线,而光催化系统则对光的吸收范围有限。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光热-光催化协同系统应运而生。这种系统能够更全面地利用太阳光谱,实现更高效的能源转化。

在此次研究中,团队设计了一种基于共价有机框架(COFs)气凝胶的协同系统。这一系统通过综合光热和光催化的优势,实现了高效的太阳能转换功能。具体来说,紫外线部分用于光催化反应,促进过氧化氢的生成,而可见光和红外线则主要被用于驱动水蒸发过程,生成淡水。

创新性设计与高效能表现

这款人工太阳能转换器(ASEC-NJFU-1)是研究的核心成果。其结构设计的灵感来源于植物的光合作用,通过碳纳米管作为光收集器,结合COF基定向气凝胶作为定向反应器与运输器,使得系统能够更高效地吸收和利用太阳能。具体而言,该转换器不仅具备双层结构,还设计了定向微米级通道,以优化太阳光的吸收和利用。

双层结构:双层结构使得系统能够有效地将热量集中在蒸发表面,从而提高太阳能蒸汽生成的效率。简单来说,这种设计就像是给蒸发过程加上了“保温层”,防止热量的流失。

定向微米级通道:系统中设计的200微米宽的定向通道能够确保太阳光谱的各个波长都能够有效地进入,这不仅能提高光的折射率,减少光的反射损失,还能缩短水蒸气和反应物的扩散路径,从而提高催化效率和蒸汽生成效率。

纳米级孔与催化功能:通道壁上配备了纳米级的孔结构以及离子官能团,这一设计不仅有助于水的蒸发,还能提高光催化性能。

高效的太阳能转化性能

经过测试,该系统表现出惊人的太阳能转化效率。在自然光照条件下,ASEC-NJFU-1能够从海水中以每平方米每小时3.56公斤的速率生成淡水。这一淡水生成速率相当高,意味着即使在干旱地区,太阳能转换器也能有效提供急需的淡水资源。

不仅如此,系统还能够在同一过程中产生过氧化氢,速率达到每平方米每小时19毫摩尔。这一过氧化氢生成速率对于许多工业应用、环保领域等具有重要价值。

应用前景与意义

这项研究的应用前景十分广泛。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和水资源短缺问题日益严峻,寻找高效的水处理与能源转换技术已经成为全球的当务之急。该光热-光催化协同系统不仅能有效解决海水淡化问题,还能在工业领域中为过氧化氢等重要化学品的生产提供新途径。

与此同时,中新康明在制备和定制COFs类产品方面积累了深厚的技术实力。我们拥有先进的设备和技术,能够大规模生产并供应COFs材料,满足不断增长的市场需求。我们注重应用开发,致力于将先进材料与实际需求紧密结合,以推动行业创新和可持续发展。希望能够与各方合作,共同推动太阳能转换技术的商业化进程。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