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新材料和新技术的发展,不仅推动了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也为解决人类面临的能源、环境、健康等重大问题提供了新的可能。

新型抗菌织物的突破:银纳米颗粒复合微球让棉织物更持久抗菌

发布时间:2025-03-14       来源:中新康明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的衣物常常暴露在细菌、真菌等微生物环境中,尤其是在潮湿闷热的情况下,病菌的滋生速度更快,容易引发皮肤感染和异味问题。因此,具有长效抗菌功能的织物一直是科学家们关注的研究热点。最近,一项创新性的研究带来了新突破:研究人员成功开发出一种银纳米颗粒@儿茶酚-甲醛树脂微球(Ag@CFR),并将其牢固地附着在棉织物上,赋予织物卓越的抗菌性能,并且在多次洗涤后仍能保持效果。

为什么选择银纳米颗粒?

银自古以来就被认为具有良好的抗菌性能,被广泛应用于医疗器械、消毒剂和纺织品中。银纳米颗粒(Ag NPs)因其更高的比表面积,能够更高效地释放银离子,从而杀灭细菌和真菌。然而,银纳米颗粒在实际应用中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容易团聚、与织物的结合力较差,导致抗菌涂层的耐久性不足,容易随着洗涤而流失。因此,如何让银纳米颗粒均匀分布且牢固附着在织物上,一直是研究的难点。

中新康明在这一领域具备强大的研发和生产能力,我们能够提供高品质的银纳米颗粒,具备精确的粒径控制和良好的分散性,确保其在不同基材上的稳定性和长效抗菌性能。此外,我们还可以根据客户需求,定制不同规格的银纳米颗粒,以适应多种应用场景。

儿茶酚-甲醛树脂微球的“助攻”

在这项研究中,科学家们巧妙地利用了一种类似贻贝黏附机制的高分子材料——儿茶酚-甲醛树脂(CFR)。这种材料的结构类似于海洋贻贝分泌的粘附蛋白,能够牢牢吸附在各种基材表面。通过一种简单的水热合成方法,研究人员将银纳米颗粒均匀地分布在CFR微球的表面和内部,形成了一种具有优异稳定性的复合材料——Ag@CFR。

Ag@CFR 具备多个优势:

防止银纳米颗粒团聚——CFR 微球可以有效分散银纳米颗粒,使其保持良好的活性。

提高与织物的结合力——CFR 具有很强的黏附性,使银纳米颗粒能够更加牢固地附着在织物表面。

增强耐久性——Ag@CFR 经过洗涤后仍能保持抗菌性能,突破了普通银纳米颗粒易流失的难题。

中新康明在树脂微球的制备方面也有着深厚的技术积累,我们能够批量生产不同规格的树脂微球,并为客户提供定制化解决方案。我们的产品可广泛应用于抗菌涂层、生物医用材料、催化载体等多个领域,能够满足不同工业应用的需求。

抗菌效果如何?

研究人员通过实验验证了Ag@CFR 复合微球的抗菌能力。他们选择了金黄色葡萄球菌(S. aureus)、大肠杆菌(E. coli)和白色念珠菌(C. albicans)三种常见致病菌进行测试,结果显示,Ag@CFR 对这些微生物的抑制率高达99.99%。更令人惊喜的是,即使在经过50次洗涤后,Ag@CFR 处理的织物仍然保持了相同的抗菌效果,表现出卓越的耐久性。

此外,研究还测试了这种材料对人体细胞的安全性。实验结果表明,在有效抗菌的前提下,Ag@CFR 具有较低的细胞毒性,对人体皮肤相对安全,适用于日常穿着。 

         

image

  

应用前景:不仅仅是抗菌衣物

Ag@CFR 复合微球的成功应用,使得棉织物具备了强效、持久的抗菌能力,同时不会影响织物的舒适性、透气性和手感。相比于传统的抗菌织物技术,这种新方法更加简单、环保,并且适用于大规模生产,因而在纺织行业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除了抗菌衣物外,这项技术还可以拓展到以下领域:

医疗防护用品:医院使用的床单、手术服、口罩等,对抗菌性能要求极高,这项技术可以有效减少病菌传播。

运动服与内衣:运动出汗容易导致细菌滋生和异味,而Ag@CFR 织物可以提供长效抗菌保护,保持衣物清新。

家居纺织品:床单、窗帘、沙发套等日常家居用品,如果具备抗菌功能,可以有效改善生活环境,减少过敏原和细菌的滋生。

公共场所织物:酒店、地铁、飞机座椅的织物材料如果具备抗菌功能,可以显著降低病菌传播的风险,提高卫生标准。

中新康明在功能性材料的研发和产业化应用上拥有丰富经验,我们不仅能提供高品质的银纳米颗粒和树脂微球,还能针对不同应用场景,提供定制化的产品解决方案。如果您对抗菌材料的工业化应用感兴趣,欢迎与我们联系,共同探索高性能抗菌织物的市场化落地!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