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新材料和新技术的发展,不仅推动了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也为解决人类面临的能源、环境、健康等重大问题提供了新的可能。

昆虫奇迹:昆虫壳聚糖微球让药物直达肠道

发布时间:2025-03-13       来源:中新康明

在现代药物递送的研究中,如何确保药物能够准确、高效地到达目标区域,尤其是肠道,成为了一个重要的课题。最近,一项关于昆虫源壳聚糖微球的新研究引起了关注。研究表明,昆虫源的壳聚糖——特别是来自牛屎甲虫(Dung Beetles)的壳聚糖-黑色素复合物(CMC),不仅有着出色的药物载荷能力,还能在肠道内有效地递送药物,尤其适合靶向治疗。这一发现可能为口服蛋白质和肽类药物的递送打开了新的大门。

微球材料的新探索

大家可能都知道,传统的壳聚糖来源主要是来自海洋生物,像是虾和螃蟹。然而,这些海洋来源的壳聚糖在资源的可持续性和环境影响上存在一些问题。比如,海洋污染,特别是核废水的排放,导致。为了解决这些问题,研究人员开始把目光投向了陆地昆虫,今天要讨论的就是牛屎甲虫。

牛屎甲虫的壳聚糖不仅在数量上比较充足,而且其壳聚糖本身具有一些独特的优势,比如更高的结晶度、更强的水溶性以及更好的酸性耐受性。这些特性使得昆虫源的壳聚糖比传统的海洋壳聚糖更加适合用于药物递送,尤其是对于靶向药物递送系统的开发有着巨大的潜力。

在这一领域,我们中新康明具有强大的制备能力。我们能够根据客户的需求,定制并大批量生产微球类载体产品,涵盖广泛的制备工艺和应用场景。无论是在传统壳聚糖微球的制备,还是在探索昆虫源壳聚糖微球的研发方面,我们都具备成熟的生产技术和研发能力,能够满足市场对定制化药物递送系统的需求。

昆虫源壳聚糖微球的优势

那么,昆虫源壳聚糖微球到底有哪些优势呢?首先,它们的药物载荷能力比传统的虾壳聚糖要高。这意味着,使用这种材料做载体,可以在相同的体积内加载更多的药物,提升治疗效果。其次,这些微球的膨胀性能表现也非常好,可以在肠道环境中更好地释放药物,确保药物能够在需要的地方发挥作用。

此外,研究还发现,昆虫源的壳聚糖微球在肠道内表现出优异的粘附性能。这对于药物的吸收至关重要,因为药物必须在肠道壁上保持足够长的时间,才能被有效吸收。通过增强药物与肠道壁的粘附力,昆虫源壳聚糖微球能够提升药物的吸收率,尤其是那些较为复杂的蛋白质和肽类药物。

确保药物精准释放

这项研究的另一大亮点是其微球的药物释放控制能力。通过不同的交联方法,研究人员发现,使用甲醛和三磷酸钠交联的微球(F-TPPLC)能够在模拟的结肠环境中呈现出理想的药物释放曲线。这意味着,药物不会在消化系统的上游就被过早释放,而是能够在到达结肠时再缓慢释放,确保药效最大化。

这种精准的药物释放对于口服治疗尤其重要。传统的药物递送系统常常无法避免药物在胃肠道的过早释放,从而影响治疗效果。通过微球技术,药物可以在胃肠道的不同部位“定时投放”,从而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

          

f5e13d5edbdfe53d17a4af9c0dd6ef37_1741138426a31d1d_1741833297000


吸收率的提升

一个让人兴奋的发现是,昆虫源壳聚糖微球能够通过增强肠道的通透性来促进药物的吸收。研究人员指出,这些微球可能通过破坏钙离子依赖的细胞间粘附连接,增加药物通过肠道细胞的渗透性。简单来说,这些微球可以让药物“穿越”肠道壁,更快地被吸收到血液中,从而提高治疗效果。

这对于许多药物,特别是蛋白质和肽类药物的口服递送,意味着可以大大提升它们的治疗效果。这些药物通常由于分子较大,难以通过肠道壁,因此需要借助这种增强吸收的技术。

中新康明公司拥有完善的技术支持,能够为客户提供专业的药物吸收促进解决方案。我们的微球类产品可帮助客户提升药物的吸收率,尤其是对于大分子药物的递送,有效解决口服给药中的难题。我们不仅注重产品的技术创新,也致力于大规模生产,满足全球市场的需求。

昆虫源壳聚糖的未来前景

从这项研究中,我们可以看出,昆虫源壳聚糖微球在药物递送中的应用前景非常广阔。相比传统的壳聚糖材料,它们不仅在物理化学性质上有优势,还能在药物的载体性能、释放控制、肠道粘附、吸收促进等方面表现出色。尤其是对于肠道靶向药物递送,这种材料提供了一种更加绿色、可持续的替代方案。

此外,随着对昆虫源壳聚糖研究的深入,我们有望开发出更加高效、个性化的药物递送系统,满足更多患者的需求。对于口服治疗中面临的许多挑战,如蛋白质药物的口服吸收问题,昆虫源壳聚糖微球可能提供一种全新的解决思路。

作为行业的领先者,中新康明致力于为客户提供可持续发展的解决方案。我们不仅拥有先进的技术和生产能力,还具备灵活的定制服务,可以根据客户的具体需求设计并批量生产适合不同药物类型的微球产品。我们期待与各大制药企业合作,共同推动药物递送技术的发展,提升患者的治疗效果。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