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新材料和新技术的发展,不仅推动了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也为解决人类面临的能源、环境、健康等重大问题提供了新的可能。

微小载体,如何大作用于食品工业?

发布时间:2025-01-21       来源:中新康明

近年来,纳米脂质体技术在食品工业中崭露头角,其独特的优势正在推动传统食品加工和存储的变革。纳米脂质体是一种粒径在10~500纳米的微型载体,由磷脂双分子层组成,类似于生物膜的结构。这种技术不仅能为食品增添功能性,还能延长食品的货架期。今天,我们来聊聊纳米脂质体如何在传统食品工业中大显身手。

何为纳米脂质体?

纳米脂质体是一种微小的载体,直径介于10至500纳米之间,由磷脂构成的双分子层组成,结构类似生物细胞膜。这种载体能够包裹活性成分,保护它们免受外界环境的影响,从而保持其功能和稳定性。纳米脂质体的独特之处在于它能与人体细胞高效接触,提高成分的吸收效率,并可能实现更精准的靶向释放。

图片116

例如,鲢鱼鱼油中的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s)对健康有益,但容易氧化且味道浓烈。利用纳米脂质体技术,这些脂肪酸可以被有效保护,使其风味和营养价值得以保存。

改变食品工业的关键角色

1. 增强活性成分的稳定性和延长货架寿命

抗氧化剂如叶黄素、白藜芦醇等易受环境因素影响而失活。纳米脂质体作为“保护罩”,可以将这些成分安全地封闭起来,防止氧气、光线和高温的损害,进而提升它们的稳定性和生物利用度。这不仅适用于植物油中不饱和脂肪酸的保护,也使得含有敏感成分的食品能够保持新鲜,延长市场流通时间。

2. 提升食品添加剂的效果

对于那些对温度敏感或容易挥发的调味品,如辣椒素,纳米脂质体提供了绝佳的解决方案。通过这种技术,调味品可以在加工过程中保持其原有的风味和功效。此外,纳米脂质体也被用于改善食品香精的表现,比如将牛肉香精封装在壳聚糖-三聚磷酸钠制成的纳米颗粒内,解决了香精易挥发和变味的问题,广泛应用于方便面和肉制品中。

3. 功能性食品的理想载体

随着人们对健康的重视,功能性食品的需求日益增长。然而,许多有益成分由于水溶性差或不易吸收,效果大打折扣。纳米脂质体技术则可以大幅提升这类成分的吸收率。以番茄红素为例,虽然具有抗肿瘤潜力,但由于水溶性低,吸收效率不高。经纳米脂质体包装后,番茄红素能更好地被人体吸收,发挥更大的健康效益。同样地,辅酶Q10在纳米脂质体的帮助下,提高了稳定性并可添加到运动饮料中,帮助运动员快速恢复体力,减少疲劳感。

展望未来

尽管纳米脂质体技术的应用尚处于起步阶段,但它展现出巨大的潜力。当前,制备工艺如薄膜分散法和逆向蒸发法面临重复性和大规模生产的挑战,但随着科研的进步,这些问题终将迎刃而解。展望未来,纳米脂质体有望为食品提供更智能的控释系统,确保食品安全和营养价值的同时,解决长期存在的添加剂不稳定和抗氧化剂效能不足的问题。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