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方案
我们致力于为客户提供帮助,让他们的创意和创新成为现实。

高效递送新势力|UiO-66@PEG 打开蛋白&核酸药物新通道


在现代药物研发领域,蛋白质和核酸类药物(如siRNA、mRNA、DNA疫苗等)因其靶向性强、生物活性高而受到广泛关注。但它们普遍存在稳定性差、易降解、细胞膜穿透能力弱等问题,严重限制其在体内的有效递送。为此,开发一种能高效负载并精准释放蛋白和核酸的递送系统成为当前科研与产业界的关键课题。

UiO-66@PEG,作为一种新型功能化金属有机框架(MOF)材料复合物,凭借其高度可控的孔道结构、优异的生物相容性和PEG修饰带来的稳定性提升,在蛋白与核酸药物递送中展现出巨大潜力。

产品介绍

产品名称:UiO-66@PEG 蛋白/核酸递送平台材料

产品概述:
UiO-66@PEG 是在经典Zr基MOF UiO-66结构基础上,通过表面修饰聚乙二醇(PEG)链段,提高其水稳定性、生物相容性,并增强其在血液循环系统中的滞留时间。材料具备良好的载药能力,适用于多类型蛋白质、siRNA、mRNA等生物大分子的负载与递送。

技术参数:

粒径范围:80–150 nm(可调)

Zeta电位:中性偏负,有利于血液循环稳定性

孔径:约6–10 Å,适合蛋白与核酸进入

载药率:>70%(视药物而定)

控释时间:12–48小时,支持pH/酶响应

材料成分:

金属节点:Zr⁴⁺

有机配体:对苯二甲酸(BDC)

表面修饰:线性或分支型PEG(Mw 2k–5k)

物理性能:

结构稳定性强(适用于生理条件)

悬浮性良好,便于注射型制剂开发

具备pH响应性,可在肿瘤微环境中解离释放药物

目前,中新康明已建立成熟的UiO-66@PEG合成平台,可根据客户需求进行定向结构设计与表面修饰,满足个性化药物载体开发的应用需求。

产品优势

性能优势:

高比表面积与有序孔结构,实现高效负载蛋白和核酸分子

PEG修饰显著提升材料血液稳定性与循环时间

可响应肿瘤酸性环境,精准控制药物释放

核心功能:

用于siRNA、mRNA、蛋白质类药物的稳定封装与体内递送

支持静脉注射、局部注射等多种给药方式

提高药物到达目标组织的效率,降低系统性毒副作用

对比竞品:
相较于传统脂质体或聚合物纳米粒,UiO-66@PEG在结构稳定性、装载容量、靶向可控释放方面更具优势,尤其在大分子药物(如抗体、酶类)递送上表现更优。

我们具备该类产品的大批量生产和稳定供应能力,支持不同药物的批量封装、稳定性验证及递送策略的协同优化,已服务多个生物药客户。

应用场景

siRNA递送治疗肿瘤或遗传疾病

mRNA疫苗传递平台

蛋白质类药物(如干扰素、酶类)跨膜输送

免疫治疗中的抗原递送

在这一类应用中,中新康明不仅能提供UiO-66@PEG材料本身,还可为客户提供完整的药物包裹、表面抗体偶联及体外/体内递送效果优化等定制化服务。

实施方案

设计阶段:根据目标药物分子量和性质调整UiO-66合成配方,设计合适的PEG修饰长度与密度,实现最优负载与释放效果。

生产制造:采用水相一步法或微乳合成技术,批量化生产纳米级UiO-66,并进行后续PEG修饰及药物负载。

安装和调试:针对不同类型药物递送需求(如局部注射/静脉给药),优化配方,进行预装型制剂或冻干粉末设计。

维护和保养:提供稳定性评估体系,对存储、运输条件进行标准化设置,保障产品活性与稳定性。

我们也提供中试级别的工艺放大服务,协助客户从研发阶段顺利推进到临床前制剂开发,降低技术转化壁垒。在UiO-66@PEG实际项目中,我们还支持药物分子修饰策略设计,帮助优化其装载效率与体内释放性能,助力客户精准打通“材料-药效”之间的关键环节。

结论

UiO-66@PEG作为一种高度可控、稳定性优良的智能递送平台,正在成为蛋白与核酸类药物递送的新宠。其在药物装载、稳定性、释放控制等方面表现优异,是连接实验研究与产业应用的“桥梁材料”。未来,UiO-66@PEG有望在个性化医疗、癌症免疫治疗、疫苗开发、罕见病治疗等多个方向发光发热,成为推动前沿药物递送系统升级的重要一环。

中新康明将持续深耕该类MOF功能材料的定制开发与大规模生产,为药物研发提供坚实材料支撑,携手行业客户共创医药新未来。

 

推荐内容